周四(22日)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(SWIFT)公布了9月份全球支付货币排名。当中不难预期,在整个排名榜中,排首位的依然是美元,不过其全球支付占比已由8月份的38﹒96%,到9月份回落至38﹒45%,并且进一步远离了其过去5年平均水平40﹒65%。
至于排名第二及第三位的分别为欧元及英镑,占比分别为36﹒29%及7﹒04%,两者与8月份比较均见上升。至于人民币则继续保持于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的位置,全球支付占比由8月的1﹒91%升至1﹒97%,反映人民币如要在SWIFT系统占一席位仍有一段长路要走。
与欧元差距不足3个百分点
从上述SWIFT数字中,值得留意是,全球采用欧元的支付比例已直逼美元,现在两者差距不足3个百分点。而从过往变化中所见,每当市场使用欧元支付的占比扩大,美元汇价便会失支持。
假使笔者估计正确,随着今年8月份欧洲通过共同发债,把欧盟变得更团结,并大大增强市场对欧盟体系以至欧元信心,日后市场采用欧元支付料会逐步提升。这正是现时美元所要面对的威胁。
人民币电子化挑战美元地位
反观人民币,相信中央不会在SWIFT这个体制上挑战美元。相反,会透过推出电子化人民币,绕过SWIFT系统,以挑战美元地位。换言之,在传统的SWIFT体制上,美元正受到来自欧元的挑战。而人民币则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威胁着美元地位。当明白这一切,就明白为何笔者过去一直指出,不论谁作为下任美国总统,也改不了美元大方向有机会走弱的原因。